近日,《人物》杂志在社交网络上刷新了一篇题为《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中》的文章。文章通过多个真实案例指出,在外卖系统算法和数据的驱动下,外卖骑手不顾个人安全、时间和死亡,不仅引发了人们对外卖平台算法的思考,也重新审视了外卖平台的就业模式。
事实上,不仅外卖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包括外卖平台在内的共享经济平台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就业关系,即不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工人。
在这种模式下,该平台的服务人员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社会保障普遍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如果这部分服务人员转变为正式员工,共享经济平台可能难以承受。
从这个角度来看,被困在系统中的外卖骑手揭示了共享经济就业模式的缺点。虽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需要探索新的共享经济就业模式。
共享经济平台依托外卖骑手等群体成为巨头
近年来,外卖、在线叫车等共享经济平台迅速崛起。然而,与传统的互联网巨头不同,这些新兴的巨头主要在离线场景中提供服务,因此需要大量的离线服务人员的支持。例如,外卖平台和在线叫车平台必须依靠外卖骑手和在线叫车司机来接触用户。
对于这些共享经济平台来说,骑手和司机是完成业务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平台为骑手和司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沟通平台,其地位更为重要。
闪光副总裁杜尚彪接受蓝鲸TMT在采访中,每个人的需求都一直存在,但为什么没有人能在原来的环境中提供服务呢?由于原始服务的需求方和提供商之间的沟通成本过高,移动互联网出现后,在线沟通成本几乎为0,可以快速促进信息的传输。
虽然它是一个在线平台,但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下,它依靠100万线下配送商在全国222个城市提供服务。滴滴、美团和饿了么也有类似的情况。
滴滴出行CEO程伟表示,该平台拥有1000多万在线叫车司机、代理司机和自行车共享运维人员。根据美团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2020年上半年从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数量达到了295.2其中人,其中新骑手达到138.6一万人。饿了么透露,该平台有300万骑手。
在外卖经销商、在线叫车司机等群体的支持下,这些共享经济平台可以保持核心竞争力,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然后成长为估值数千亿美元的新互联网巨头或市值。
对于共享经济平台的用工模式,用友薪福社社会化用工研究院院长杨锴在接受蓝鲸TMT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与组织的时空分离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导致传统人力资源就业模式中的工作开始解构。
杨凯指出,企业为了快速应对市场竞争和新的商业模式需求,寻求更敏捷、灵活的组织和就业模式,通过解构工作市场工人的部分工作,获得劳动力、信息、技术、专业、客户、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
他认为,这种就业方式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而且不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显著增长,可以满足企业灵活的工作需求,有效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满足企业低成本完成工作内容和使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共享经济下,需要改善7800万人的社会保障
在估值数千亿美元或市值的共享经济巨头下,基本权益难以保护。虽然他们代表共享经济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但他们并不是这些平台的正式员工。
今年3月4日,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11.6%至3.28万亿元,共享经济参与者约8亿,服务提供者约7800万,主要集中在网上叫车、外卖餐饮、共享住宿、共享医疗等领域。
在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中的文章更新后,记者试图与一些外卖平台的骑手进行沟通。一名骑手告诉记者,他服务的平台有两种送货员和众包,相当于全职工作,与承包商签订的合同;众包相当于 ** 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虽然骑手需要穿印刷平台品牌Logo但事实上,他们与平台没有正式的雇佣关系。
当骑手每天收到第一份订单时,第一件事就是先扣除保险费。骑手告诉记者,保险公司直接处理骑手送餐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如交通事故,与劳务公司无关。
他还说,无论是专送还是众包,都没有五险一金的说法。当他从事专送时,他每付钱20-30人民币保险费。而且近几年来,专送和众包的骑手每送一单的收入都在下降。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认为,外卖平台的业务性质决定了大量外卖人员的需求,但直接就业将导致就业成本和劳动 ** 、雇主责任等风险急剧上升,不利于其在资本市场上克服困难。因此,外卖平台设计了一系列风险规避措施,包括将外卖员的劳动人员或雇佣关系转移到分公司和合作公司。
考虑到共同管理和品牌形象建设,这些形式属于不同主体的外卖人员,以统一的管理、统一的着装和统一的自行车设备为消费者所认知。这种就业模式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理清各方权责关系的难度。
正如外卖经销商的基本权益和社会保障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一样,服务提供商往往在服务提供商和平台之间处于弱势地位。《人民日报》最近还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了共享经济平台的就业模式:劳动关系需要明确,社会保障需要改善,缺乏平台监督……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蓝鲸TMT这意味着共享经济下的平台和员工不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而应该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正式雇佣关系。只有这样,外卖人员和其他群体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共享经济就业模式
如何处理共享经济平台与平台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一个新时代的问题。加州作为全球共享经济的发源地,可能会提供一些想法。
在过去的十年里,加州诞生了Airbnb、Uber、Lyft、DoorDash等待共享经济巨头引领全球共享经济模式的探索和繁荣。
据媒体报道,加州于2020年1月1日签署AB5该法案正式生效,适用于一个名称ABC标准化测试确定工人是否符合法案中员工的定义。如果符合定义,法案将要求公司将临时合同工纳入雇主的正式雇员。
按照加州合同工认定标准,Uber和Lyft的司机、Instacart和DoorDash媒体网站上的外卖员和免费作家都是正式员工。法案通过后,市场普遍认为这对零工经济的商业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报告称,今年8月10日,加州一名法官裁定禁止Uber和Lyft在当地,平台上的司机被视为合同工,而是可以享受公司福利的正式员工。
对此,Uber CEO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如果 ** 不推翻裁决,我们在加州的服务可能会暂时关闭几个月。** 如果我们不重新考虑裁决,我们很难迅速将目前的司机转变为加州的全职员工。
同时,Uber CEO给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以避免合同工和正式员工之间的争议。他建议那些依赖零工经济的公司建立福利基金,工人可以根据工作时间从医疗保险到带薪休假提取不同的金额。因为所有的零工经济公司都必须支付基金,即使工人用它们来赚钱App切换也可以积累福利。
与两大旅游巨头站在同一战线上,还有送货平台Instacart、送餐巨头DoorDash和Post ** tes。不过,就在Uber和Lyft加州上诉法院宣布停业后,还宣布暂停上诉最终期限,等待上诉法院审理结果。
宋清辉告诉记者,在当前的国情和法律环境下,没有新的模式来解决员工和平台之间的问题。更完美的模式是将合作关系的员工纳入雇主的正式员工,但这需要法律支持,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是信息发布平台,搜狐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