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配送能否有新模式?

       

几乎每个城市人都离不开外卖。每当吃饭的时候,即使外卖兄弟跑断腿努力配送,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目前的外卖配送模式,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几乎每个城市人都离不开外卖。每当吃饭的时候,即使外卖兄弟跑断腿努力配送,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目前的外卖配送模式,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引言

亚当在经济作品《国富论》中·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经济发展,斯密都首先提出了分工理论。

       

他提到:以针行业为例,在针厂,针制造分为18道工序,一名工人只负责一两道工序,假设工厂只雇佣10名工人,所以每天可以生产12磅针,每磅4000磅,10名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0针,即一个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针。如果每个工人都需要独自完成所有的过程,那么无论他们多么努力,他们都不可能每天生产20根针,甚至一根。

   

他提到:以针行业为例,在针厂,针制造分为18道工序,一名工人只负责一两道工序,假设工厂只雇佣10名工人,所以每天可以生产12磅针,每磅4000磅,10名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0针,即一个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针。如果每个工人都需要独自完成所有的过程,那么无论他们多么努力,他们都不可能每天生产20根针,甚至一根。

这就是分工的作用。

二、配送模式

对于目前的外卖商家配送模式,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平台配送、众包、快递、商家配送。

商家需要筛选分销模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分销模式。让我们对这些分销模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此。

1. 平台专送

该平台将有一个特殊的网站。平台交付属于平台自建或特许经营人员承担业务订单。乘客为全职人员,营业时间固定,配送范围主要为3公里。

平台的配送范围和业务是固定的、无条件的。至于实施细节,如何划分这个范围,不深入研究,因为讨论的主题不在这里。

美团送货的平均时效为35分钟,最迟送货时间为43分钟。必须在43分钟内送到客户手中。

蜂鸟送货的平均时效为42分钟,最迟送货时间为50分钟,即50分钟内必须送货给客户。

2. 快送

快递是专递和众包之间的产物,是平台为了缓解外卖订单高峰期的配送压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遥远的消费者。配送人员是 ** 配送形式,商家发单后众包骑手抢单,有时会有溢价,营业时间24小时,快递时效平均在45-60最大配送范围约为5公里。

3. 众包

所有用户都可以是众包,利用社会 ** 人员力量,帮助商家进行配送。营业时间24小时,最大配送范围约5公里。

4. 商家自配

商家自配,是商家依靠自有运力或第三方众包运力进行产品配送的一种形式。

5. 总结

这些是外卖的四种基本配送模式。当然,也会有混合配送模式。事实上,这些都是肤浅的东西,在线数据也是混合的,每个数据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只谈论这个大框架的概念,因为这些不是本文的重点。

说了这么多,对于这四种配送模式的共性,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外卖的整个极其基本的业务流程:骑手取餐→配送商品→送达商品。

1)外卖商家的配送范围

当然,外卖商家也有分销范围,与特殊分销范围相同。外卖的分销范围一般由外卖平台的业务人员为业务设定。商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平台沟通,调整细节。

对于合理的配置方法,必须能够将同一配送难度区域划分在一起,使配送范围尽可能达到一定的曝光率,使企业有一定的新用户访问量,以达到合理的配送范围。

将配送范围落实到细节上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往往要考虑很多,如道路限制、实际运输成本、配送难度等。

然而,我也在一个平台上看到了70多公里可以送货的情况。外卖的配送范围没有详细展开。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商家的配送范围。

2)骑手接单

在谈论真正的文本之前,我们需要简单地澄清另一个概念,即骑手是如何接受订单的。

3)专送

专送有自己的配送范围,在此配送范围内,是站长送单 系统送单的模式。

这张图,蓝线的范围,就是专递的范围,骑手在固定区域送餐。根据当地性质的不同,有些地方的订单可能由系统自动分配,有些地方由站长分配,有些地方则相反。

4)众包等

众包通常由骑手自己选择熟悉的区域来选择分销,通常由他们自己的订单,事实上,订单模式推测也应该由系统根据各种条件筛选,推到合适范围内的骑手抢订单。

4)订单分配系统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它涉及各种因素和计算方法,由大数据完成,将描绘骑手、用户、商家用户肖像,如商家位置、楼层、用餐速度、骑手轨迹、偏好、熟练度、用户类型、楼层、分销难度、商业区天气、路况、交通控制、语音交互等。

它还将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最终分配订单。当然,还有很多事情我没有提到。我弟弟的实力真的很有限,所以我不会胡说八道。幸运的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不在这里。总之,整个系统都很棒!

三、关于外卖配送的思考

首先,这是我对外卖分销的一些想法。这个想法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半对半错或错误的。现在我只能提供一些大的框架概念,而不是细节。如果落实到细节上,可能会有很多错误。简言之,我希望你能理解更多。

正如引言所说,分工合作的效率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让我再次明确上面提到的基本概念:骑手取餐→配送商品→送达商品。

那么有没有拆解、解构、优化升级整个基本流程?

我的想法是,如果把整个过程分成多个人一起完成,骑手将有三个属性。第一个属性是提取商品到商店,第二个属性是转运商品,第三个属性是将商品分发给用户。骑手可以有多个属性,也可以只有一个属性。

所以整个业务流程是:首先由具有第一属性的骑手提取商品,然后由n第二类骑手负责转运货物,最后第三类骑手负责将货物分配给用户。

继续遵循这个过程,转运货物需要转运站,然后引入一个新概念的邮局,邮局的主要作用是转运货物,邮局的隐藏作用是让相似或相同的地理位置合理进入下一个转运站或终点站,所以在理想条件下(商家、用户即配送终点均匀分布),邮局在地图上的分布如下:

红点代表驿站的位置,所以一些驿站连接起来,变成了n个正六边形,每个正六边形的中心点也可以是驿站,六边形可以接着拆分,变成n三角形。我想表达的是,驿站是网状分布在图片上的,每个驿站都与周围的驿站有关。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驿站分布,但实际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用户和商家分布不均匀,具体分布取决于具体情况。

在实际情况下,商家和驿站必须处于分布不均匀的状态,因此并非所有驿站都承载着驿站的每一个功能(接收商品/转运商品/配送商品/配送商品)。有些驿站可能只转运商品,有些驿站可能只分发商品。此时,驿站可以优化,驿站可以分为实体驿站和虚拟驿站。实体驿站可以承载驿站的所有功能,因此实体驿站可能是特定的商店或地点。

虚拟驿站可能承担部分或单个功能,因此虚拟驿站可能类似于快递柜等虚拟点。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明确了所有的概念和定义,可以完成整个分销业务流程的描述,如下图所示:

假设:我们需要A区域的商品配送到B和C区域(1、2、3、4、5、6代表驿站名称)。

首先B在图片的西侧,负责接收货物的驿站包括2号驿站、3号驿站和4号驿站。此时,系统需要具体确定哪个驿站更免费,驿站是否有合适的空间暂时存放,驿站是否有附近的接收员等一系列因素。

以2号驿站为例。2号驿站接收货物。之后,系统需要做出类似的判断,即将货物转移到1号驿站或3号驿站。然而,在判断过程中,接收员成为转运人员。所有货物可能都去了1号驿站,也可能在这个时候B和C区域商品区分,B该地区的商品到1号驿站,C该地区的驿站去了3号驿站。经过一系列的转运,货物最终到达B区域。

这个例子相对简单,但实际过程可能更复杂。商品配送不再仅仅是点对点配送,而是成为区域配送,骑手不再负责商品配送的完成过程,而是负责一个链接过程,骑手可能有三个属性,但不可能完成同一商品配送的整个过程。我们暂时认为这种模式被称为分工模式

所有的概念和业务流程都已经完成。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什么?

提高时间和效率:

分工合作的时间和效率是肯定的。在整个业务流程中,首先节省了外卖接收商品的等待时间。其次,如果负责送货的骑手对该区域有足够的了解,他将更快地送货给用户。

同时,分工模式可以大大扩大商家的配送范围。

在许多地方,骑手不能进入一些办公空间,只能等待用户在门口吃饭。如果在这个地方设置虚拟站(类似于快递柜),这不仅节省了骑手的时间,也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如今,大多数社区不允许骑手进入,因为社区根本无法控制骑手,会有各种各样的骑手分发商品。如果送货人员固定,是否可以向社区物业或公安部门备案,让骑手将货物送达用户,而不是让用户下来取餐。

规范流程:

首先,在一般的外卖配送模式下,外卖平台不能合理地优化和控制骑手,只能让骑手尽快交付给用户,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外卖,大多数人也说骑手的质量会好得多。如果使用劳动分工模式,那么每个骑手只负责一个过程,那么平台将更好地制定一个标准化的过程,要求骑手执行。我所说的标准化并不局限于此,它可以在更多的地方受到标准化的限制,外卖平台不需要区分特殊的送货众包。

预测订单的可能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估计商家每天的商品数量和一般的配送终点,估计后,商家可以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生产商品,让商品在整个配送网络中流通,有订单时,用户非常接近,此时商品匹配订单信息,可以立即发送给用户。对于用户来说,也许我只点了十分钟,商品就送到了。

承担企业团餐的可能性:

事实上,企业集团餐不属于外卖的范围,因为数量太大,往往是企业主和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分销。在劳动分工模式中,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外卖分销网络,所以平台上的每个企业都可以承担企业集团餐。对企业有更多的选择,对企业有新的利润点。

驿站进化为店铺集合的可能性:

在整个外卖环境中,以商家为主,饿了么和美团只提供了商家联系用户的平台。在分工模式下,如果驿站系统足够成熟,是否存在由平台主导的平台?平台通过大数据计算分析某一区域的外卖信息,平台将商品汇集到驿站,驿站相当于商家 ** ,共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完成,驿站可完成即时配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这是我的一些想法。我只谈优点,不谈缺点。还有很多缺点,包括成本、运输、人员等。

我说的是一些大框架,实施可能会有很多错误,关于细节真的不能说,没有数据等等,什么都没有,所以只能一般说。

也有可能这种模式一开始是错误的。我希望你能更宽容。只有美团或饿了么才能具体思考和实施。最后,感谢您看到这一点。非常感谢。

本文由 @5ls 原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