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另类玩法:用互联网+解决400万上海家庭吃饭问题

2015年3月,各大应用市场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我厨买菜的手机APP,2016年底,这款APP 注册用户100万。我厨(上海)科技有限公司COO曾强介绍新农参考,最新数据显示我厨房APP注册用户超过150万,月活用户50万,日活用户10万,日交易订单超过1万,客户单价100元,月销售额超过3000万。

400上海家庭两小时

我(我们)卖给用户的不是土豆,不是蔬菜,是宫保鸡丁,是土豆烤牛腩。曾强的比喻生动地解释了我厨房的商业模式——半成品净菜 全品类生鲜:用户在我厨房买切好洗好的食材,甚至配上调料和酱包。收到货后,他们可以在锅里煮。

用户购买加工好的半成品净菜

最大的痛点是用户时间。在上海这样的超级一线城市,为家人和自己做饭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人们在路上和办公室花的时间比在家里多得多。忙碌一天的上班族回家会很晚,拖着疲惫的身体。我厨房的每一个订单都可以为用户节省大约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曾强向新农计算了一个账户:按半小时计算往返蔬菜市场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洗涤、采摘、切割等准备工作至少为半小时,烹饪过程通常为半小时到一小时。

我厨房的物流车

我厨自建了300人的物流队伍来保障订单的“当日下单次日送达”。你可以选择在8:00—11:30、15:00—17:30、17:30—20:00三个具体时间段或全天随机时间收货。然后离一桌丰富的居家晚餐,你只剩下烹饪的过程。

我的厨房对用户的另一个价值在于菜肴的丰富性。曾强透露,我的厨房目前正在销售260多种菜肴。如果包括因季节性和销售表现不佳而下架,他们已经开发了600多种菜肴,这是大多数家庭和餐馆无法提供的菜单。我的厨房成立了由厨师、生产、质量控制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和由内部选定的高级美食家组成的试用团队,以确保丰富性,使菜肴满足健康、营养和美味的更高需求。

如果以400万家庭为目标用户,按照目前厨房客户单价100元,每个家庭每月平均平均2.5在单一标准下,该市场的月营业额将为10亿元。曾强估计,如果市场充分发展,上海的月营业额可能高达100亿元。如果速度快,全国市场可能在五年内达到1万亿元。目前,我的厨房月营业额为3000万元。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曾强希望我的厨房能成为第一个品牌,相当于康师傅在方便面和可口可乐领域的地位。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成为用户在这一领域的首选。

望湘园中央厨房

我厨半成品净菜 全品类生鲜的商业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最初的小目标是成为网上菜市场,多卖毛菜。

商场里的望湘园店

研究我的厨房,不得不提到新三板上市的餐饮连锁品牌望湘园。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望湘园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亿,截至 2017年6月30日,在沪、京、津、深、广等城市有 88 家直营店和1 家加盟店。2014年12月,望湘园实际控制人柳智联合谱润投资、新天域成立了我厨买菜。

在连锁餐饮行业,中央厨房的功能是实现定性定量配菜,检查口味和质量,然后送到各餐厅,提高效率,控制食品安全。曾强说:望湘花园应该是中国第一家使用中央厨房的餐饮机构。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由于创始人的商业基因,我的厨房遵循使用中央厨房实现菜肴标准化的理念,中央厨房从内部生产部门到互联网条件to C商业模式。曾强向新农介绍,目前我的厨房在青浦已经建了2万平米的中央厨房,中央厨房的门槛还是很高的,普通人做不到。

中央厨房实际上是烹饪前食材加工的工厂

我的厨房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升华了望湘园的商业基因。标准化的中央厨房加工为半成品清洁蔬菜 全品类新鲜食品建立了坚实的障碍。同时,其成本可控、毛利润高、附加值高、流通快的特点也为利润提供了保障。曾强透露,望湘园各店的订购系统仍保留着我的厨房广告,在其150多万用户的增长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望湘园的品牌定位是“精品特色正餐服务”。曾强认为,在衣食住行中,吃的环节包括三个基本场景:办公室场景(外卖)、餐厅场景(请客聚会)和家庭用餐场景,我厨解决的是家庭用餐的应用场景,其产品依然属于“生鲜”范畴,在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借助炊具厨具而实现。因此,为满足更多家庭需求,我厨提倡“民生生鲜”的概念,主张“民生平价、高频消费”,在此基础上通过成本、盈利倒推计算,形成了100元左右的客单价定价标准。

在高效、高标准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贴近百姓的价格定位下,我们厨房用户的消费习惯正在慢慢加强。根据我们厨房提供的数据,客户的整体月回购率超过65%,日损失率(主要是当天未售出的损失)为0.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牛肉到牛肉丝的成本和附加值

我厨房的另一个基因是资本,这在生鲜电子商务中尤为重要。2014年底,我厨房的成立是刘志与资本联合的产物。后来,我的厨房于2016年1月和2016年10月完成A轮和B轮融资包括方正多策,LB JafcoJafco等待投资机构。在这次采访中,曾强向新农民透露,我厨房的新一轮融资已经在谈判中。

经过资本的寒冬和残酷的行业竞争洗牌,生鲜电商的发展前景依然毋庸置疑。根据2017年2月25日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和JD.COM联合发布的《吃中国年》——生鲜年货电商消费趋势报告》,生鲜市场交易规模逐年翻番,预计到2017年将超过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0%。

即便如此,曾强仍然认为现阶段新鲜食品不赚钱:目前,电子商务市场的整体转化率(通过电子商务购物)约为20%,其中新鲜食品在所有用户中的转化率仅为5%,涉及清洁蔬菜的可能性更小,几乎只有3%。因此,每个人都面临着市场培育期,行业应该为培养用户付费;另一个原因是新鲜食品的性能成本主要是物流冷链配送的投资。对于我的厨房来说,还有另一个生产加工成本,即上述土豆变成土豆丁和牛肉变成牛肉丝的成本。

我厨房的用户肖像

在接近客户单价的前提下,人们往往愿意为更高的质量和更丰富的选择付费。我厨房的高成本也意味着高附加值。我的厨房基于大量的交易数据制作了用户肖像,在我的厨房里APP购买蔬菜的人基本上集中在25-45岁的办公室职员,他们关注食品安全和生活质量,但缺乏时间。此外,经过市场测试,我的厨房逐渐赢得了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移动、携程等知名企业等单位大客户的信任。

Blue Apron启示:我的厨师会变成独角兽吗?

10月底,农业部发布了2017年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名单。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评价标准中,上海有四家企业,我的厨房是唯一的商业应用企业之一。除了市场,我的厨房商业模式和品牌信用再次得到认可。

Blue Apron为用户省去了大量中间环节

据我的厨房报道,目前在国内新鲜电子商务领域,以清洁蔬菜为核心业务的没有其他家庭。但在国外,这种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资本市场的初步接受。根据新农民的参考,一个美国家庭被称为Blue Apron该公司从2012年一套小公寓里的三个人和一个食谱开始,经过四轮融资,终于在今年年中上市。

然而,Blue Apron目前资本市场上市过程和表现并不乐观。数据显示,2016年Blue Apron的收入约7.952015年约1亿美元3.52014年约1亿美元7.8千万美元,增长速度明显而快。Blue Apron最高估值为30亿美元,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为22亿美元IPO的12小时前,Blue Apron最后宣布他们的IPO发行价从原来的每股开始15-17美元降至每股10美元。根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自2010年以来,只有4%的互联网公司在IPO降低发行价格。根据它。IPO公司估值降至10美元18.9亿。

Blue Apron最新股价表现

故事还在继续。Blue Apron上市第二天,跌破发行价。新农参考查阅最新数据发现,Blue Apron目前股价已跌至3.05公司市值降至美元5.791亿美元。对此,公司首席执行官Matthew Salzberg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关注的是长期增长。今天的股价,无论是上涨、下跌还是上下波动,都只是公司生活新篇章的开始。

经过长业模式的长期考验和成功上市,Blue Apron资本市场的惨淡表现至少有两个原因。外患方面,根据市场调研公司Packaged Facts截至2016年,美国已有150多项调查Blue Apron类似的企业。包括亚马逊这样的巨头:今年7月6日,亚马逊注册了新的食品配送商标prepared food kits受此影响,Blue Apron股价暴跌了11%。Blue Apron还有捆绑销售、顾客流失、菜肴烹饪复杂等内患。

Blue Apron启示应该是多方面的。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和加剧,特别是在中国,也是大概率事件的巨头,固有商业模式的改进和升级,用户习惯的形成和巩固,资本的信心和耐心,将是未来净蔬菜电子商务的考验。

来源:新农参考原创报告:新农参考原创报告:

.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