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爱好者 观点】除了在12月28日的小米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小米11,这是一款全新的配备骁龙88处理器的产品MIUI ,打通Windows与Android让手机和系统PC合体。
手机与PC的跨界
在功能机时代,手机和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数据线或直接使用SD读卡器,笔记本也可以通过蓝牙传输。
在智能机器时代,由于机身内存的增加,SD卡片逐渐被淘汰,只有数据线和蓝牙。
还有一种新的传输方式——隔空运输(AirDrop),同时使用蓝牙和Wi-Fi传输方式。隔空运输是苹果为自己做的PC、手机、平板电脑三大平台打造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具有速度快、不受文件大小和硬件平台限制等优点。
Android阵营没有原生的隔空投递功能,因此OEM制造商和软件制造商推出了一些可以帮助用户跨平台传输的应用软件,联想的茄子快传。
随着智能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只能传输文件的跨境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PC华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跨平台连接方式——华为共享(多屏协作)。其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NFC/APP扫码认证后,通过手机和电脑Wi-Fi网络连接,将手机镜像投射到电脑屏幕上,用户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控制手机。
华为早期的共享功能主要是控制手机、文件传输、 ** 文本电脑粘贴等功能,随着技术的迭代,手机文件可以跨平台修改和存储,打开更多的应用窗口,通话/视频跨平台接听,基本上可以将屏幕手机作为分离。
华为之后,华硕、小米等厂商迅速跟进,让自己的手机,PC跨平台操作功能也实现了。
在Android手机与Windows电脑玩跨界的时候,苹果依旧是隔空投送,最多也就增加一个“随航”功能扩展电脑的屏幕。
苹果似乎对跨界感冒不多!
其实苹果是最终的玩家!
跨界终极玩法-无界限
由于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策略,苹果可以很容易地打开自己的平台而像华为这样的游戏对苹果来说并不难。然而,苹果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数据传输,而是希望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像PC同样的应用程序运行PC于是它给了Mac电脑做了M1芯片。
M1 Mac优点在于 ** cOS是运行在和iPhone、iPad一样的ARM因此,平台得到了原生的支持iPhone、iPad应用程序不需要模拟器和网络,因此没有不必要的性能浪费和网络延迟。计算机本身就是手机的分离。
一直以来Mac虽然计算机是设计师、创作者和程序员的首选PC,但就应用数量而言,远没有应用数量Windows阵营巨大。苹果这次打通了。iPhone、iPad以及Mac除了让苹果摆脱第三方硬件(Intel除了这两年没少拉后腿的限制外,还极大地丰富了Mac软件生态,让用户在Mac另外两个平台的软件同步使用。
微软另辟蹊径
相比之下,微软在手机市场的失败基本上切断了苹果等三大平台的融合。
于是微软计划把自己的系统搬到ARM平台,Windows on ARM应运而生。它不仅打破了X86平台的垄断给了未来Windows与Android平台的跨界埋下伏笔。
PS:我在前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微软的梦想。
因此,除了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钓鱼)之外,这种跨平台功能更多的是制造商购买其全套产品的营销卖点。
总结
Windows和Android跨平台功能可以说是近年来的PC一项非常成功的功能创新。它解决了生活中频繁切换设备的问题,当然也为一些钓鱼的人提供了便利。
与苹果不同,微软和谷歌以系统授权为主要收入方式,硬件是副业。Windows和Android有助于融合OEM制造商更好地销售硬件产品,但它们不会给微软和谷歌带来太多好处。他们不在系统层面上实现这一跨境功能是合理的。
没有微软和谷歌的系统支持,华为和小米只能做到这一点。无线连接的延迟和软硬件适应都是问题。他们自己的产品几乎可以完美地适应,而其他制造商只能掌握典型的优化。华为直接忽略了其他制造商的产品,这与苹果非常相似。
不同平台的跨境融合是大势所趋,苹果正在尝试统一硬件 软件。Windows和Android目前,整合只停留在软件层面。如何统一软硬件,谁来主导这一切还不得而知!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